“祟”的字形演变

“祟”的字头图解 国家通用规范一级字(第 2136) 字形图解图片 祟 造字法:会义 解字参考: 示 束 东 鬼 “祟”的拼音和发音口型 suì

s 的发音要领:发音时,舌尖接近上门齿背,留出窄缝,气流从舌尖的窄缝中挤出,摩擦成音。

uì 的发音要领:发音时,u的发音轻短,然后滑向ei,嘴形由圆到扁。 “祟”的同族字表 人部 崇拜篇 示族(示族共计72字) 上一字头:禄 下一字头:祸 且 祖 宗 𥙭 社 神 灵 福 祉 禧 祿 禄 祟 祸 祁 祏 祢 祎 豑 祜 禚 祂 示 享 亨 吉 嚞 喆 豐 豊 礼 豓 豔 𧰚 𧰟 艷 艶 艳 孰 祭 祀 祠 祝 祈 祷 款 䏌 肸 佾 祐 助 视 察 祰 祇 禘 禜 奈 祡 禬 祛 祧 祚 禦 禅 斋 禁 祺 祥 秘 肃 祯 “祟”的字形演变 “祟”的字源解说 祟,甲骨文(横写的“束”,即横写“東”的简写,横写表示将装带生活用品的包囊弃置在地上)(示,祭祀),表示祭祀敬神,逐鬼驱邪,将邪恶亡灵的生前遗物弃置于地,用大火烧毁,以避免亡灵在俗世附身作恶。有的甲骨文将“東”简写成“木”。有的甲骨文又将横写的“木”(堆积在地上用来焚烧的柴薪)写成竖写的“木”。籀文误将甲骨文字形中的“木”写成“出”,将甲骨文字形中的“示”写成,同时加“真”(疑是“貞”的变形,表示占卜)、加“夂”(夂,倒写的“止”,表示走动、流窜),表示到处流窜的邪灵。篆文省去籀文字形中的“真”和“夂”。造字本义:动词,祭祀驱邪,烧毁亡灵遗物,避免邪灵附身作恶。隶化后楷书“祟”将篆文字形中的“出”写成,将篆文字形中的“示”写成。

附一 文言版《説文解字》:祟,神禍也。从示,从出。,籒文祟。

附二 白话版《说文解字》:祟,鬼神降下的灾祸。字形采用“示、出”会义。,这是籒文写法的“祟”。

“祟”的字义引申 “祟”的词汇分类 ①本义,动词:烧毁亡灵遗物以免亡灵附身作恶。 本义消失

②动词:邪灵、鬼神制造灾祸。 / 鬼鬼祟祟

祟,神祸也。——《说文 • 示部》 祟,鬼神为厉。——《集韵 • 術韵》 其鬼不祟。——《庄子 • 天道》 上恃龟筮,好用巫医,则鬼神骤祟。——《管子 • 权修》

③名词:邪灵、鬼神制造的灾祸。 / 祸祟 作祟 暗中作祟

寡人不祥,被于宗宙之祟,沉于谄谀之臣,开罪于君。——《战国策 • 齐策》

奏言上疾祟在巫蛊。——《汉书 • 江充传》

无钱正坐诗作祟,识字重为世所仇。——金 • 元好问《夜雨》

“祟”的编辑说明 对“祟”字造字本义的解释

旧稿:“造字本义:名词,祭祀、占卜时神秘出现的不祥灵异现象”;

新稿:“造字本义:动词,祭祀驱邪,烧毁亡灵遗物,避免邪灵附身作恶”。

2019-12-05 11:48 海恩

复婴 评论“祟”字网页 2016-04-01 17:31:09会意。从示,从出。示,与鬼神有关。表示鬼魅出来作怪。本义:鬼神制造的灾祸阿农 评论“祟”字网页 2015-06-14 00:16:52海恩先生,华强先生的书中提到祟字为卜兆时出现的不吉祥的裂纹,个人感觉有一定道理,请您参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