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1610年开普勒也提出了类似的问题,这个问题被称为奥伯斯佯谬,这个问题对于人类来说十分重要,虽然这个问题在今天很容易解答,但是在当时的年代,科学家用各种方法都无法解决这个问题,为了解释这个问题,科学家开始努力探索宇宙,人类宇宙学正式开始萌芽。
简单来说,奥伯斯佯谬中的宇宙观和今天的有很大不同,在当时所有科学家的眼中,宇宙上“静态”且“稳恒”的,无限大的平坦宇宙中,均匀地分布着大量的恒星,如果我们的宇宙真是稳恒的,那么夜晚确实会被恒星照亮。
但是真实的夜晚却是漆黑的,这就证明静态宇宙观并不正确,我们的宇宙也不是稳恒状态的,奥伯斯认为,宇宙之所以如此黑暗的,可能上因为光线被行星和宇宙尘埃阻隔,才导致了宇宙上漆黑的,但是根据能量守恒就可以知道,这个观点并不正确。
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,这些宇宙尘埃和行星,在不断吸收光线后,也会开始释放辐射,最终导致宇宙中这些“阻隔物”也开始发亮,最终我们的宇宙也被会被照亮。而开普勒认为,或许是因为我们的宇宙本身并不是无限大的,宇宙中星辰的数量也不够多,才会导致宇宙上完全漆黑的。
其实科学家如此关心“宇宙为什么是黑暗的”这个问题,是因为这个问题的本质是在讨论另外两个问题。
时间是否存在开端空间是否存在尽头我们的宇宙年龄是否无限大?宇宙空间是否无限广阔?这些问题在19世纪以前对于科学家来说也无法解释,甚至在今天我们也不能给出百分百正确的答案,在宇宙大爆炸理论和宇宙红移被发现后,我们才能尝试解释这个问题,宇宙是在不断加速膨胀的,有限的光速无法遨游无限的宇宙空间,因此人类可以观察到的宇宙始终是有限的,并且这些可以观察到的恒星还在不断地远离我们。
爱因斯坦曾经是“静态宇宙”的坚定支持者,但是宇宙大爆炸和宇宙红移证明,我们的宇宙并不是静止的,并且宇宙也存在一个时间开端,因此现代膨胀宇宙模型中,是不存在奥伯斯佯谬的。我们可以轻松地解释为什么宇宙是黑暗的,毕竟宇宙在不断的加速膨胀。
一个困扰科学家数百年的难题,随着人类观念的改变被轻松解决,其实这就是观点的重要性,毕竟人类很难想象宇宙是动态的,就像是古代人没有相应的知识很难理解地球是球形的一样,没有相应的知识和观察宇宙的工具,我们也无法理解宇宙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断膨胀的,毕竟我们感觉不到宇宙的膨胀。
科学中没有绝对正确的理论,只有不断怀疑和探索,才能得到更加贴近真相的答案。你认为宇宙空间为什么是黑暗的?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!
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,快来关注 量子探索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